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道照亮自信之路,场上唯有独自战斗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9-25

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别比赛中,一位名叫姜鑫瑞的少年选手引起了广泛关注,年仅12岁的他,以出色的战术意识和冷静的场上表现,一举夺得男子花剑个人赛亚军,赛后接受采访时,这位击剑小明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:“击剑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而在剑道上,只能靠自己。”

剑道上的独舞者

姜鑫瑞与击剑的结缘始于三年前,当时还在读小学三年级的他,被学校课后兴趣班中击剑运动员的优雅姿态所吸引,毅然选择了这项被称为“物理象棋”的运动。

“最初只是觉得剑服很帅,但真正接触后才发现击剑的魅力远不止于此。”姜鑫瑞回忆道,他很快在击剑项目中展现出过人天赋,仅仅训练半年后就在市级比赛中取得不错的名次。

姜鑫瑞的教练李建国表示:“这孩子最难得的是他的心理素质,很多小选手在比赛中容易紧张,但他反而更加沉着,他深知在剑道上,最终只能依靠自己。”

从紧张到自信的蜕变

姜鑫瑞并非一开始就如此自信,他坦言,首次参加大型比赛时,紧张得几乎握不住剑。

“去年参加华东区选拔赛时,我的手心全是汗,第一轮就被淘汰了。”姜鑫瑞毫不避讳地谈起自己的失败经历,“但那次的失败让我明白,紧张只会影响判断,回到家后,我不仅加强技术训练,还专门请教了心理老师。”

这一年来,姜鑫瑞的变化有目共睹,他增加了模拟比赛训练,邀请高水平选手进行对抗练习,同时通过视频分析自己的每一个动作,在最近的十场比赛中,他八次站上领奖台,自信心也随之大幅提升。

“现在每场比赛前,我都会深呼吸,告诉自己:‘你已经训练得很充分了,相信自己的能力’。”姜鑫瑞分享着自己的赛前准备,“一旦站在剑道上,所有杂念都会消失,眼中只有对手和手中的剑。”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道照亮自信之路,场上唯有独自战斗

独自战斗的哲学
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——这是姜鑫瑞多次强调的观点,击剑是一项极其个人化的运动,选手上场后完全依靠自己的判断和反应,没有任何外部指导的可能。

“比赛开始时,教练不能喊话,队友不能帮忙,所有决定都必须自己做出。”姜鑫瑞解释道,“这种孤独感最初令人恐惧,但现在我却很享受,它教会我独立思考和快速决策。”

这种独立性不仅体现在赛场上,也延伸到了他的日常生活中,姜鑫瑞的母亲告诉记者,练习击剑后,孩子变得更加自律和独立,能够自己安排训练和学习时间,遇到问题也会先尝试自己解决。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道照亮自信之路,场上唯有独自战斗

技术与心智的双重磨练

击剑运动不仅需要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,更考验选手的心理素质和战术智慧,姜鑫瑞在这方面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。

李建国教练分析道:“花剑比赛需要极强的专注力和瞬间决策能力,姜鑫瑞擅长观察对手的习惯和弱点,在比赛中及时调整策略,这种能力很多成年选手都不具备。”

在本次锦标赛半决赛中,姜鑫瑞就展现出了出色的应变能力,在先失两剑的不利情况下,他敏锐地发现对手习惯性的后退动作,随即改变进攻节奏,连续得分实现逆转。

“那一刻我意识到,自信不是来自盲目乐观,而是来自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和对局势的准确判断。”姜鑫瑞总结道。

未来之路

尽管取得了不俗成绩,姜鑫瑞仍然保持着难能可贵的平常心,他清楚地知道,击剑之路才刚刚开始。

“我的梦想是将来能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。”姜鑫瑞目光坚定地说,“但眼下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,不断完善技术。”

除了击剑训练,姜鑫瑞在学习上也毫不松懈,他巧妙地利用击剑培养出来的时间管理能力和专注力,平衡着训练与学业,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。

2025年被称为“体育教育改革深化年”,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特色体育项目的发展,像姜鑫瑞这样通过体育项目获得成长的学生正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,专家指出,参与竞技体育不仅能够增强青少年体质,更能培养他们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姜鑫瑞的故事正在感染更多年轻人,在他的影响下,所在学校的击剑兴趣班人数增加了一倍多,许多家长表示,看到姜鑫瑞的变化,他们开始认识到体育教育的综合价值。

站在领奖台上的姜鑫瑞,手中紧握的不仅是奖牌,更是一份逐渐成长的自信与独立,这条剑道之路还很长,但正如他所说:“每次比赛都是一次成长,每次交锋都是一次学习,我准备好了迎接更多挑战。”

这把轻巧的花剑,不仅为他打开了体育运动的大门,更指引了一条通向自信与自立的道路,在这条路上,他学会了自己判断、自己决定、自己负责——这些品质,将远远超越击剑本身,伴随他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