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9-24

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厅里,十几个孩子穿着洁白的击剑服,手持花剑,在剑道上灵活移动,面罩后的眼睛专注有神,脚步轻盈而稳健,每当一剑刺中对手的有效部位,裁判器亮起彩灯,场内便响起一阵清脆的欢呼声,这是2025年北京青少年击剑训练营的日常场景,也是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最乐于见到的画面。

“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冠军,而是让孩子找回击剑运动最本真的快乐。”王钰在接受专访时表示,作为北京市击剑协会的资深管理者,王钰亲历了击剑运动在北京从冷门到热门,从停滞到复苏的整个过程,2025年,随着各项体育活动的全面恢复,王钰和她的团队正致力于让更多青少年重新踏上剑道,体验这项古老运动的魅力。

重燃剑道热情

2025年的北京击剑运动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,据王钰介绍,目前北京市已有近50家击剑俱乐部恢复正常训练,注册青少年击剑学员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35%。“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,说明孩子们仍然热爱这项运动。”

王钰回忆起几年前的情况时感慨道:“当时很多俱乐部关门歇业,孩子们只能在家通过视频学习基本动作,现在看到他们重新穿上击剑服,与真人对手实战,那种兴奋感是虚拟训练无法替代的。”

为促进击剑运动复苏,北京市击剑协会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,2025年初启动的“重返剑道”计划,通过免费体验课、社区推广活动和学校合作项目,已吸引超过3000名青少年参与,协会还与教育部门合作,将击剑体验课纳入中小学体育课程选项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这项运动。

快乐击剑的理念

王钰强调,当前击剑培训的重点已经从竞技成绩转向全面发展。“过去有些家长过于看重比赛名次,导致孩子承受过大压力,现在我们倡导‘快乐击剑’理念,注重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和体育精神。”

这一理念体现在训练方式的变革上,在2025年的击剑俱乐部中,传统的机械化训练已逐渐被游戏化教学取代,教练们设计了许多富有趣味性的训练游戏,如“剑尖踢足球”、“击剑躲避球”等,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掌握技术动作。

“击剑不只是比拼谁更快、更准,它还是一项智力运动。”王钰解释说,“孩子们需要在一秒内做出多个判断和决策,这种思维训练对他们的大脑发育非常有益。”

心理专家也支持这一教育理念,北京大学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授李建华指出:“击剑运动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决策能力、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,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,这些能力的提升会更加明显。”

安全保障措施

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,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焦点,2025年,北京市击剑协会更新了安全规范,要求所有会员俱乐部严格执行消毒流程、设备检查和安全培训制度。

“孩子们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”王钰表示,“我们要求所有教练必须持有急救证书,俱乐部必须配备完善的防护设备和应急医疗箱,我们推广使用新一代智能击剑装备,这些装备能够实时监测冲击力,当力量超过安全阈值时会自动提醒。”

协会还引入了科技手段加强安全管理,通过物联网技术,每件击剑装备都有电子标识,记录使用情况和维护历史,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实时了解孩子训练情况和设备安全状态。

社区击剑中心建设

为让击剑运动更加普及,2025年北京市正在推进社区击剑中心建设计划,这些中心设在居民区附近,提供平价击剑课程和设备租赁服务,降低参与门槛。

“我们希望在各个社区都能看到孩子们练习击剑的身影。”王钰介绍说,“目前已在海淀、朝阳、东城等区建立了10个社区击剑中心,计划到年底增加到20个,这些中心不仅提供训练场地,还成为青少年社交和成长的平台。”

社区击剑中心的教练大多来自体育院校的毕业生和退役运动员,他们既具备专业素养,又善于与孩子沟通,22岁的教练张明伟表示:“看到孩子们从最初对击剑的陌生到现在的热爱,我感到非常欣慰,有的孩子刚开始很害羞,通过击剑训练变得更加自信开朗。”

击剑文化的传播

除了技术训练,王钰和她的团队还注重击剑文化的传播,2025年,北京市击剑协会组织了多场击剑文化讲座和历史展览,让孩子们了解击剑运动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。

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

“击剑起源于欧洲,但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。”王钰说,“我们希望通过文化教育,让孩子们明白他们参与的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文化。”

协会还邀请了一些著名击剑运动员与孩子们交流,中国首位击剑世锦赛冠军栾菊杰就在2025年春季与北京的小剑客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,分享她的击剑故事和心得体会。

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

家庭参与的重要性

王钰特别强调家庭在青少年击剑运动中的重要作用。“2025年,我们鼓励家长不只是旁观者,而是参与者。”协会定期举办“亲子击剑体验日”,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穿上击剑服,体验比赛的乐趣。

“当家长亲自尝试后,他们更能理解孩子的感受,不再单纯以输赢来评价孩子的表现。”王钰说,许多家长反映,通过击剑运动,他们与孩子有了更多共同话题,亲子关系更加融洽。

一位姓刘的家长分享道:“我开始只是陪孩子来上课,后来自己也爱上了击剑,现在周末我们经常一起训练,这不仅锻炼了身体,还增进了我们的感情。”

未来的规划

展望未来,王钰表示北京市击剑协会将继续推进青少年击剑发展计划,2025年下半年,协会将举办北京市青少年击剑联赛、击剑技术等级认证和教练员培训等活动,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击剑教学水平。

“我们相信,通过持续努力,击剑运动会成为更多青少年的终身爱好。”王钰说,“即使他们未来不成为专业运动员,在剑道上获得的快乐、友谊和成长经历,也将伴随他们一生。”

在采访结束时,训练厅里的孩子们刚刚结束一堂课,他们摘下面罩,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,两个刚才还在激烈对决的小对手,现在已经勾肩搭背地讨论着刚才的精彩瞬间,这种场景,正是王钰和所有击剑工作者最希望看到的——孩子们真正享受着重回剑道的快乐。